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管理會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管理會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專業(yè)術語,拼音為guǎn lǐ kuài jì,就是成本管理會計的簡稱,是一個管理學名詞。管理會計是從傳統(tǒng)的會計系統(tǒng)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并列,著重為企業(yè)進行最優(yōu)決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yè)會計分支。
為此,管理會計需要針對企業(yè)管理部門編制計劃、作出決策、控制經濟活動的需要,記錄和分析經濟業(yè)務,“捕捉”和呈報管理信息,并直接參與決策控制過程。
稻盛和夫的實學什么叫管理會計?
以前看了稻盛和夫的很多書,講得大多都是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原則、哲學等內容,后來抱著好奇心,我打算學習下他的實學,于是買來此書拜讀。讀后,感覺這本講實學的書,跟他講哲學的書也沒有太明顯的區(qū)別,大概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經營細節(jié)方面的內容涉及得更多了一些,同時講原則原理的比重稍微降低了一點點,僅此而已。正如稻盛和夫本人所說,他的會計體系是建立在“企業(yè)經營,何為正確”的基礎上的,而何為正確這個基礎,正是筑基于其經營哲學。所以,他的實學跟哲學是一脈相承的,實學乃是哲學的具體體現而已。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經營會計的七大原則,摘錄如下:
1. 以現金為基礎的經營;
2. 貫徹一一對應原則;
3. 筋肉堅實的經營原則;
4. 貫徹完美主義;
5. 雙重確認的原則;
6. 提高核算效益;
7. 玻璃般透明經營的原則; 雖然我自己在會計、財務這方面并沒有太多了解和認識,但由于稻盛和夫的闡述直達問題的本質,所以總體上感覺書中內容也不難理解。同時,我還認為,如果讀者是對會計學有所了解的人,可能會有更多的感觸和收獲。因為越是精于此道,反而越容易被此道所限,此時若看到一些跳出框框之外的不同見解,則很可能恍然大悟。 最后,書中讓我特別有感觸的一點,是“雙重確認”這條原則,稻盛和夫說,這么做的意義在于構造一個嚴格的制度,使員工犯罪防患于未然,這樣才能充分保護公司和員工,順利經營企業(yè)。原來,用人不疑乃是基于有一套可以防止人們暴漏出人性弱點的制度之基礎上的。
管理會計考試報名條件是什么?
很多財務人非常認可管理會計的含金量和實用性,想要考下管理會計證書來為升職加薪做準備,但是在報考管理會計考試的時候卻被難住了,因為不清楚管理會計師報考條件是什么?有幾條?在解答大家的疑問之前,小編需要說明一點,我們通常所說的管理會計師其實是指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
管理會計師報名條件
管理會計師報名條件即CMA報考條件,是指報考CMA需要滿足的條件要求。管理會計師報考條件總共只有一項學歷要求,詳情如下:
教育部認可的證書:
1、大專畢業(yè)證書;
2、學士學位證書;
3、本科以上證書;
4、CPA或中高級會計職稱證書;
5、ACCA的全面合格會員符合CMA學士學位的教育要求。
更多的CMA報考條件,點此咨詢。
工作經驗認證:
具有2年連續(xù)的在管理會計或者財務管理領域中的工作經驗(或在7年之內完成);崗位包括:財務分析、公開會計審計以及與管理會計或者財務管理有關研究、預算準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分析、財務管理、以及政府、財務或行業(yè)中的審計、管理咨詢、教學或者咨詢工作。
管理會計師考試科目
了解清楚CMA報考條件后,我們再來看看CMA考試科目。CMA主要還是兩門課程,P1-財務規(guī)劃、績效與控制和P2-財務決策,具體內容如下:
P1-財務規(guī)劃、績效與控制 包括了:A.對外財務報告決策(15%);B.規(guī)劃、預算編制與預測(30%);C. 績效管理(20%);D. 成本管理(20%);E. 內部控制(15%)。
P2-財務決策 包括了:A. 財務報表分析(25%);B. 公司財務(20%);C.決策分析(20%);D. 風險管理(10%);E. 投資決策(15%);F. 職業(yè)道德(10%)。
【注意】:
1、管理會計師CMA考試每門科目總分為500分,360分及格。
2、每門考試分兩個section,分別為100道單項選擇題和2道主觀題。
3、單項選擇題考試時間為3小時,主觀題為1小時,每門考試時間總計4小時。
4、兩門考試的先后順序可由考生自行決定(根據考生意愿,兩門考試可在同一天進行)。
5、考生無法立即知道考試結果,考試結果將在此考試窗口結束后幾周后郵寄給考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管理會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管理會計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